松阴高士图画了什么?松阴高士图鉴赏
山南慕北 2016-05-30

《松阴高士图》近景处右角为低矮的坡石,左侧较为平坦的岸石延伸至水畔,有一长须老者箕坐其上,背对着观画者,他是在听松或是在观水不得而知,随手置于身旁的书卷透露出几分闲适。三株高树扎根石间,树冠将视线延伸至对岸的沙渚,远景处山外更有青山,影影绰绰。辽阔的水面平波无痕,衬托得松树枝叶形貌分明。
此图中景色虽一片沈寂,既无扶风,也无山岚,却也无萧索之感,反而有些许疏朗气息,温暖而有诗意,可居可游。左上角有题画诗:“十亩松阴匝地铺,坐来尘虑觉全无。长安二月春如海,自信闲人不受呼”,说的也是这种无思无虑的悠闲,甚至带有那么一点得意。这让人想到沈周安稳的一生。
松阴高士图鉴赏
该作品画面的描绘较为细致,与青松绸缪相依的女萝,以及岸石边缘的杂草都有表现。沈周在此《松阴高士图》中用皴厚重浓烈,海派大师胡公寿将此图纪年定为沈周晚年,可能是鉴于此种粗笔画法。晚年的沈周醉心吴镇,笔下多粗笔淡墨的形貌,相较于细密精工一路的“细沈”而言,后世鉴赏家将沈周成熟期的粗放作品称为“粗沈”。
此处厚重的效果与粗笔淡墨的画法似乎相矛盾,其实归因于此图所使用的绫本材料。纸宜皴擦,绫宜渲染,与在宣纸上作画不同,绫的质地将墨色衬托的较实际厚重,控制水墨在不同材质上的表现,正充分体现绘画者的功力。
关键词: 松阴高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