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776年 > 9月6日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具体记载的观测到日食现象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具体记载的观测到日食现象

刀鱼 2016-09-06

         \
公元前776年9月6日中国史籍春秋中记载了鲁国观测到的日食,这是人类史籍上详细记载的第一次日食。
             中国有悠久、丰富的日食观测记录。上海天文台前台长赵君亮研究员认为,较可靠的最早日食记录见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这一事件发生于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公元前776年9月6日)。在国外,古巴比伦人拥有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763年6月15日,比上述记载晚13年。
  据不完全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清代,我国日食观测记录达1000多次,居世界首位。但由于古人科学认知力的局限,日食这种异象总被误认为不祥之兆。不过,最晚至汉代,一些古代学者已基本推测出日食成因。西汉刘向、东汉王充等人均有记述说,“日蚀者,月往蔽之”、“日食者,月掩之也”,张衡还进而推断了月食规律。
  至400年前,伽利略开始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此后日食等天象得到了越来越多实证。1873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创建,成为国内最早的现代天文观象站点。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站长林清表示,19世纪末到上个世纪初,随着现代科学知识普及,日食现象褪去了封建迷信色彩,公众开始普遍理解日食并非超自然力所致,完全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
  日食或日蚀,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日全食是一种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象,所以经常吸引许多游客和天文爱好者特地到海外去观赏日全食。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介绍,一般日全食平均持续3分钟左右,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等5个阶段。公众可通过日全食看贝利珠、日冕和星空等天象奇观,要是届时天空晴朗,还能发现牛郎织女、火星等行星及星座。
  专家提示,观测日全食时请关注以下奇观: 1、太阳黑子。在日全食前,通过科学仪器,可以看到太阳的整个脸。这是一个看太阳黑子的好机会。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与其它光彩夺目的光球相比显得比较暗。2、初亏。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3、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4、食甚。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5、生光。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发生之前,钻石环、贝利珠的现象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6、复圆。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结束了。
  专家强调,观测日全食时,应尽可能选择晴天的地区,特别要注意眼睛的安全。北京天文台台长朱进特别提醒大家,在全过程中千万不要用肉眼直接看太阳。需借助各种减光的装置观看。
关键词: 日食 现象 人类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