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873年 > 8月30日 > 法国作家亨利·巴比塞去世

法国作家亨利·巴比塞去世

刀鱼 2016-08-30
\
  1873年8月30日,法国作家亨利·巴比塞(1873—1935)去世,著有反战小说《火线》(1915)和《光明》。
  亨利·巴比塞生于法国一个新闻工作者和剧作家家庭,受父亲熏陶,从小爱好文学。16岁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895年出版诗集《泣妇》,从此献身于文学事业。他先后在几家出版社工作,主编通俗杂志,并创作长篇小说 《哀求者》(1903)和《地狱》(1908)。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巴比塞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前,他主动要求上前线并屡建战功 。经过战争的教训,他走向了革命,写出了反战小 说《火线》(1915)。随后又写了《光明》。
  早期经历
  亨利·巴比塞16岁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并参加象征派诗歌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约20年间,先后在几家出版社工作,曾主编《我全知道》等通俗杂志。这期间发表的诗集《泣妇》(1895),以忧郁的笔调描述了人世生活的苦难,带有悲观色彩,但与流行的象征主义诗歌不同,不是脱离现实,而是正视并反映现实。长篇小说《哀求者》(1903)和《地狱》(1908)除悲观主义外,还带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地狱》通过一个银行小职员偷看邻室发生的一切,把恋爱、生死、艺术的堕落、宗教的虚伪等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笔下的人世是一座没有出路的地狱,这充分流露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彷徨。
  战火洗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的思想和创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战前,他是社会主义报纸《人道报》编辑部的成员。战争开始时,他主动要求上前线参加打击德国军国主义的战斗,并两次立功受奖,1917年因伤退役。他经历了战争的一切危险与苦难,也认识了这场战争的真实性质。从1915年末至1916年上半年写成长篇小说《炮火》,它的副标题是《一个步兵班的日记》,描写一个步兵班在战争中出生入死、备受苦难和牺牲,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这是对理想化的光荣战争进行反驳,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得出必须以革命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根除战争的结论。《炮火》于1917年获得龚古尔奖。1919年发表长篇小说《光明》。它描写一个本来以“秩序”的维护者自居的小资产阶级庸人在战争中逐渐觉醒的过程。列宁在《论第三国际的任务》一文中对《炮火》和《光明》都给予高度的评价,说这两部小说是群众的革命意识增长的一个极其明显的证据。
  十月革命后,巴比塞坚决反对干涉苏维埃政权。他先后发起并且组织了旨在反战的法兰西退伍军人 联合会和国际进步文艺家反帝团体“光明社”。1923年,他加入法国共产党,并主持召开第一次反法 西斯大会和国际反战同盟大会。
  巴比塞后期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镣铐》(1924)、专著《左拉》(1932)以及人物传记《斯大林》(1935)等。1935年,巴比塞在访苏并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病逝。
  主要作品
  《悼念》(1895年,印发于1920年)
  《欧莱雅地狱》(1908年)
  《消防》(1916年 大奖赛龚古尔)
  《清晰度》(1919年)
  《幻想》(1919年)
  《我们》(1921年)
  《他的刀齿之间》(1921年 )
  《刽子手》(1926年)
  《耶稣》(1927年)
  《耶稣的犹大》(1927年)
  《舱单知识分子》(1927 年)
  《海拔》(1930年 )
  《左拉》(1932 年)
  《一个新的世界看透一个人》(1935年)
  《列宁和他的家人》(1936年)
  作品欣赏
  《光明》是巴比塞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西蒙·保朗过着庸碌单调的生活。战争风云骤起,西蒙应征。在前线他看到农庄变废墟,士兵成炮灰,百姓成流民;与此相对照的是:城市依旧歌舞升平,大企业家发国难财,当官的作威作福,胡 乱指挥……他重返家乡时,面对投机家聚敛更多财富,统治者劝说百姓放弃斗争,好战者鼓吹战争论调,感到无比愤慨,大声疾呼:“打破锁链、消灭一切特权,争取平等”。
  西蒙本来是个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庸人,他以自己不参加体力劳动而得意,并以旧“秩序”维护者自居。战争中灾难性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一切都必须彻底改造。作者真实地描写了受传统意识支配的普通居民的觉醒。
  《光明》从主人公西蒙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的转变过程。战争前后主人公不同的思想观念,战争中人物的不同命运,作品都以写实的手法作了生动的描写。
关键词: 亨利 法国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