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645年 > 8月22日 > ”江阴八十一日“江阴全城殉国

”江阴八十一日“江阴全城殉国

彼岸花开 2016-08-22
份

抗清三公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八月二十二日,屠城
  巷战不已,清兵用火攻击败了他们。老百姓慷慨赴死,都以先死为幸,没有一人顺从。清军下令从东门出去的不杀,又下令十三岁以下的童子不杀。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缢的不计其数。内外城河、绊河、孙郎中池、玉带河、通塔奄河、裹教场河处处填满了尸体,叠了有好几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四百多人。
  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江阴遗民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影响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敌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其中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无一人降,清兵屠城,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此言甚当,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军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军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清初,扬州、嘉定、江阴等城,发源于老百姓的英勇抵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华夏反侵略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
  江阴战役,满清“七王”、“薛王”、“十王”都死于城下,折损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死者六万七千余人,巷战死者又七千,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陈明遇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实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清军在江阴防攻战伤亡最惨重,城破后屠杀最烈。
  明末乙酉抗清后,江阴获“义城”之名。江阴人民立“忠邦峰”,怀念保邦死难者。
  战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满清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
  乾隆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对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
  阎应元殉国192年后,清廷为安抚江阴百姓,下诏在江阴和其故乡通州为其修祠各一座,皆命名为“阎公祠”。
  嘉庆时期,由时任江苏学政(江苏学政是明清两代管理全省科举和学务的重要官员,我们熟悉的宰相刘罗锅刘墉,南菁书院的创办者黄体芳等都曾担任过江苏学政一职。自明朝万历42年起,江阴开设了“江苏学政衙署”,主要接纳来自8府3州的考生,在当时全国只有三处衙署:安徽太平府、陕西三元县、江苏江阴县。)、礼部尚书姚文田题匾额“忠义之邦”,高悬城门,并且增加江阴的考试录取名额。
  道光二十二年,知县金咸在修建城墙时,将此四字刻成砖匾,砌嵌在南门的城门之上,光前裕后。此后100多年,过往的行人仰头看时,无不以先祖的英烈之举而顿生自豪之情。“人心齐,民性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代表了江阴人的性格特点。
  到了抗战时期,帝国主义者最怕中国人民讲忠义,在江阴保卫战时,1937年日寇入侵江阴,城楼被炮火袭击,砖匾碎裂,仅存“忠邦”二字,被人捡回藏匿。现存于江阴忠邦亭。
  抗战胜利后,某方姓人任县长,为了重竖此碑,他终日奔走,又制成一“忠义之邦”碑,落款处加了“县长方骥龄重建、复旦大学文学士孙俊在书”字样,择日置于城门之上。不料此举触动了党部书记长(相当于现代的县委书记),该人特赴南京,竟请来了蒋总裁的亲笔手书,落款为“中正书”,苍劲端庄、力透纸背。于是蒋委员长之碑替下了原来的方县长之碑,高挂城头。最初的 “忠邦”二字残片,则被存放在中山公园忠邦亭内妥善保管。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