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学家杨立炯逝世
喵嘟嘟
2015-07-06
杨立炯
杨立炯,1912年11月11日出生在江苏省。少年时代正值国家和民族处在内忧外患交相煎迫之秋,农村凋蔽,农民辛劳终年,不得温饱,激发了他学农兴邦的热忱。1937年杨立炯大学毕业,到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工作,旋即参加皖南农家稻种检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中农所先南迁湖南,后又西迁四川成都及重庆北碚,曾在川西平原进行农家水稻品种检定,烟田麻田稻作栽培等研究,写有《成都平原的稻作》、《四川省农家稻种检定调查报告》及《烟田·麻田稻作栽培及品种适应的研究》。从此,他步入了稻作栽培科学研究的领域。
1958年,全国农业丰产模范在苏州“全国水稻丰产科学技术交流会”上提出了单季晚稻高产的“三黄三黑”经验,引起了到会专家的关注和兴趣。当年秋天,陈永康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从事水稻丰产栽培研究。杨立炯受命与陈永康、、汤玉庚等组成有栽培、生理、土肥、气象、植病及农业物理等学科参加的协作组,开展以水稻丰产为总目标的综合性研究。在此三年期间,杨立炯除主持这项协作研究的日常工作外,还坚持参加栽培专业组的研究活动,并跟随陈永康学习田间操作技术。协作组认为,陈永康的看苗诊断技术是在“瞻前顾后看当时”的全面考虑下以争取一定的健康长相为目标,以叶色作为衡量长势、预估长相的敏感信号,进行综合的健康诊断。他们阐明了叶色“黑”、“黄”交替变化的内在实质和生物学机理,并在论证陈永康这一套高产技术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制定了各个生育期协调生长的诊断指标。随后由杨立炯主笔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其中《晚粳高产看苗诊断和栽培技术》一文,1964年在北京科学讨论会上宣读后引起了各国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协作组的其他专家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分别发表了一批论文,论证了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的科学内涵,使人们对陈永康高产经验的认识,大大升华了一步。 此项研究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杨立炯作为该研究的主持者、组织者与参加者,为此献出了大量精力和智慧。
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杨立炯主要从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他主持“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筹建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此期间,他还在省科委组织领导下,担任“江苏省水稻连片高产技术开发研究”领导小组的组长。该项工作是按照不同生态农区分设24个百亩高产试验片,研究当家品种的高产、低耗、增益的技术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大面积增产。三年累计试验示范面积6744.5亩,平均亩产547.2公斤,比对照大田增产19.57%,成本降低7.85%,每亩纯收入增长35.96%。三年累计扩大推广面积达1598.8万亩,增产稻谷10亿公斤以上。初步明确了太湖地区几个当家品种因种栽培的技术规范,并对不同生态条件下高产形成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启迪。这次集体开发研究获省1985年技术改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