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8日,“两弹元勋”姚桐斌不幸去世,收文革迫害,被文革被造反派用钢棍砸死。
祖籍安徽休宁,1922年9月3日,出生于江苏无锡黄土塘镇,读中学时因日寇入侵,他告别家乡来到江西吉安继续求学。
1941年,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为江西省总分第一。高考时他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同时录取。他选择了当时播迁于贵州平越的交大唐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其时,交大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拥有一批教学严谨、学问卓著的教授,如担任院长的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讲授力学的是著名的罗忠忱教授,矿冶系何杰教授、王钧豪教授也是蜚声中外的名师。
1945年,姚桐斌毕业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
1952-1953年,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矿校冶金系深造,并兼做实习指导员,获帝国学院文凭。
1953年6月,开始办理由英国向联邦德国转移的工作。
1954年2月,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
1956年9月,他在瑞士的伯尔尼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年4月至9月,在联邦德国冶金厂实习,期间对联邦德国的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情况进行大量调查研究。
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
1958年后,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职。
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被红卫兵殴打致死。在生前,姚桐斌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臣之一,3位两弹一星烈士之一。
求学之路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黄土塘镇。童年靠父、兄做粮食生意的微薄收入读完了小学,1934年7月在黄土塘小学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校长再三劝说下,其父才同意他考初中,同年8月考取无锡县立初级中学,因家境贫寒,曾辍学两年,靠摆摊卖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并兼做收发员、家庭教师和打零工维持生计。由于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带着做生意等的一点儿积蓄,于1937年8月只身到上海,入私立成康中学、私立汇南中学读高中。又因缴不起宿费和学费,处境艰难,他同其他四位同学一起辗转来到江西吉安,1939年2月,就读于吉安国立13中学高中部,靠学校的贷款作为学习费用。高中毕业后靠校长的资助赴湖南衡阳、长沙参加各大学的入学考试(在考完后的两个月内,靠其在衡阳湘桂铁路局机务处修理厂工具室做小工维持生活)。他均以优秀成绩同时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正大学、湘雅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等7所大学录取。他还获得了江西省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个人总分第一,并得到了一笔13中的奖金,这就使他有了入大学的路费。
出于对矿冶专业的酷爱,他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1941 年10月,赴贵州平越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1945年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学习,最后一年学校迁至四川璧山。在4年的学习中,他竭尽全力,埋头苦读,终以总评成绩全校第一于1945年7月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并被遴选为美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该所原在重庆北碚,后迁至北平(今北京),在此期间,他一边从事研究工作,一边准备出国留学考试,1946年10月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1947年6月启程赴英,10月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后期兼做实习指导员。1951年毕业时,以"对于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答辩,获工学博士学位。1952年1月至1953年6月,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继续深造,并兼做实习指导员,以《对于液态金属在铸模中流动时的垂直运动研究》的论文,获帝国学院文凭。在留英期间,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参加"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国分会",当选为夏令会常务委员,分管总务工作,还曾担任进步刊物《循刊》的编辑,并协助主持留英学生会的工作。
社会贡献
1957年9月,姚桐斌回到祖国,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目睹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和蒸蒸日上的景像。1958年1月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这位才华横溢、热血沸腾的青年学者,怀着献身祖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雄心壮志,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历任一分院第七研究室(材料与工艺研究室)工程师、室主任;一分院第六研究所(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并于1961年11月被授予技术中校军衔;1965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他仍任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一直从事导弹与航天的材料、工艺技术的组织领导、研究和试验工作。1968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无端遭到坏人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这是我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工作的一个重大损失。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冶金、铸造等技术领域深有造诣
姚桐斌在英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帝国学院文凭论文,得到了当时校方和教授们的一致好评,认为理论分析严谨、深透,计算正确,对冶金和铸造工业有实用价值。他在英国留学和在联邦德国亚亨大学工作期间,还适时地总结了自己的研究、试验工作,撰写了关于冶金、铸造方面的8篇科技论文,分别发表在英国的《金属工业》、《金属学会会刊》、《铸工》,法国的《冶金文汇》,联邦德国的《铸工》、《工业通讯》、《铸工科技副刊》等科技刊物上。从这些论文可以看出,他在英、德十余年学习与工作中所取得的丰硕科技成果,也足以反映他在冶金、铸造技术领域深有造诣。
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主要创业者
姚桐斌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激动地说:"我回来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建设。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工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卫星上天贡献一份力量。"他正是在这一诺言的指引下开始我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创建工作的。从科技人员的选调与分配、研究所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的确定、研究室与试验室的设置、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购置,到科研工作方法的传授与科研作风的培养,他都亲自审查、过问,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心血。例如: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的业务方向的确定中,他主持或参加了一系列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会。在会上他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主张建立一个集中性的、综合性的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主要的任务是把导弹与航天型号所需要的新材料、新工艺理清楚,大部分要提请国内有关的科研生产部门进行研制生产,而自己只搞极少部分特殊的、重要的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工作。这个所要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研制出来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应用性研究,使之适应导弹与航天型号的要求,成功地应用于型号。而用这些新材料、新工艺制造零部件和设备的工作,则由有关的设计生产部门来完成。时至今日,当年的创业者们回味起姚桐斌的这些中肯而有益的意见时,都由衷地感到他的远见卓识,也正是由于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对该所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还是大力协同的典范,他亲自带领有关的科技人员走遍了全国有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所和院校,进行技术交底和交流,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及其测试、检测方法研究的协作网做了大量的积极促进工作。同时,也由于导弹与航天的需求牵引,带动了国内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关于材料与工艺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姚桐斌深知材料工艺研究离不开试验室与检测、测试与分析的设备,他亲自制订了研究所的发展蓝图,并主持建成了具有初步规模的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非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材料性能测试、无损检测、失效分析的设施设备。这个材料工艺研究所已具有综合性强、模拟试验能力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和风格,是一个研究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具有相当实力的研究所。缅怀第一任所长的业绩,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些都是与老所长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的。"
姚桐斌之死
他是中国极其优秀的一位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
1968年6月8日这一天,由于第七机械工业部两派群众组织连日不断地发生冲突,许多人都不上班了,也不敢上班了。身为所长的姚桐斌出于对工作的负责,照样顶着武斗的危险坚持上班,并打算找几位干部商量一下,如何解决生产中停工的问题。中午下班时间到了,有人听说他家附近形势紧张,劝他留在办公室。可他家里还有几岁的女儿,他放心不下,还是回了家。
回家后的姚桐斌刚刚拿起碗筷,还未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几个气势汹汹的"左派"人物便冲进家门,架着他就往楼口推。随之几个戴红袖章的人也冲上来,一边扔掉他的眼镜,一边扇他的耳光,还一边恶狠狠地骂:"打死你这个反动权威!"
姚桐斌被打得满脸是血,一个家伙又朝他阴部猛踢一脚,接着,又有两个家伙举起铁棍向他头部猛烈击去。他顿时鲜血直涌,倒在了地上。
但几个家伙仍不罢休,拖着他就走。途中,他脚上的鞋袜全被拖掉了,也没人理睬,照样将他光着脚丫拖到了所谓的"左派"总部,然后接着拷打。很快,姚桐斌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他靠在一张木椅上,两眼发直,随之便瘫在了地上……
"左派"头头们见状,便吩咐手下人将姚桐斌拖回去。于是,几个家伙又将姚桐斌拖回他家楼前的人行道上,然后又朝他身上猛踢几脚,这才扬长而去。
一位邻居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姚桐斌,忙跑去请求将姚桐斌送医院抢救,可得到的答复是:"不行!"。邻居只好把姚桐斌抬到家里,放在客厅的沙发上。
由于姚桐斌头部几处遭到铁棍的重击,一直昏迷不醒,流血不止,下午3时,他终于停止呼吸,惨死家中。
姚桐斌的死,震惊了研究所,震惊了国防部,也震惊了党中央。当秘书将这一消息告诉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
周恩来总理时,周恩来手中的茶杯竟掉在了地上……
70年代我国某型火箭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试验屡屡失败。文革后,科研人员终于根据国外期刊的一篇法语论文,解决了发动机材料问题,而让他们感慨的是,论文作者赫然写着『姚桐斌』。姚桐斌,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者,1968年被"革命群众"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名义暴打致死,时年46岁。
早在1968年时,周恩来总理就命令"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头头必须交出凶手,否则唯他们是问。在这种情况下,头头才不得不交出一个凶手高某。高某被关起来了。而另一名凶手于某却逍遥法外。
1974年李先念副总理对此问题作了如下指示:真是草菅人命,虽然事隔多年,似仍应坚决把问题查清楚,首犯应得到惩处,但打击面不能大。
李先念批示后,交给当时的公安部部长华国锋办理。
经查明,于某用钢管猛击姚桐斌头部,致使姚桐斌头骨塌陷性骨折,硬脑膜破裂,即刻倒地。高某眼见姚桐斌倒地,挣扎着要站起来的时候,又用钢管向姚桐斌猛击,再次将姚桐斌打倒在地。、
华国锋为人谨慎,在公安部逮捕凶手前,先将报告呈送周恩来、王洪文(中共中央副主席)、
叶剑英(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先念、
邓小平和
纪登奎。这些人都圈了圈以后,下令逮捕了于某某、高某某两名杀人犯。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79年4月以行凶致死人命罪,分别判于某有期徒刑15年,高某有期徒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