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出生
在《西行漫记》中,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东,原名徐元清,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一个六代陶工之家。夏店位于大别山区,与大海相距千里,是个热带风暴都无法光顾的地方。1928年除夕夜,身为夏店区委书记的徐元清,组织领导了农民年关暴动。暴动队伍冲进地主豪绅庄园,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断粮多日的农民兄弟。敌军闻讯,立即开过来一个团。年关暴动失败,徐元清的许多亲友倒在了血泊中。为了表示革命到底的决心,徐元清改名“徐海动”,意思是要像哪吒那样,把沉闷的大海搅动起来,改天换地。在黄陂话中,“海动”与“海东”是一个声音。人们叫来叫去,就把他叫成“海东”。他也顺乎民意,索性把名字改成“徐海东”。岂料,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他与大海结缘,在辽东半岛的大连市工作、休养、居住了八个春秋。
红军初建时,徐海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边打边学,用鲜血交"学费"。他从当队长起,直至当军长,都是在最前线指挥,身先士卒,带头冲杀,先后9次负伤,留下了17个窟窿--16个弹孔,一个刀痕。他的亲友有66人惨死敌人的屠刀下--从呀呀学语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近亲27人,远亲39人。
1933年初春,红25军围攻七里坪,未能攻下,反而损失了3000多人。在省委紧急会议上,徐海东指着省委书记沈泽民说:“你们这些小资产阶级的领导,只顾自己吃饱喝足,不顾红军战士死活。”沈泽民大怒,当场将其推押出会场,命作检讨反省,并准备以“肃反重点人物”严厉处置。赶巧,国民党军大举进攻的报告传来了。徐海东心想:冤死不如战死。于是,他脱去棉衣,赤膊挥刀,浑身青筋暴突,率领交通队官兵冲向敌阵。国民党部队哪见过这样的阵式,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退。事后,沈泽民亲自去慰问徐海东,紧握他的手说:“惭愧,惭愧,险些误杀忠良。”徐海东爽朗回答:“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不久,在皖西葛藤山作战时,徐海东采用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俘虏了敌代师长兼旅长刘书春以下官兵1000多人。刘书春十分佩服地问道:“长官,你是黄埔几期?”徐海东摇头。刘又问:“那你一定是保定军校的了?”徐海东哈哈大笑,说:“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刘不解地挠头:“这……这青山大学在哪儿?”徐海东把手朝门外一指:“就在那儿!”
由于能征善战,蒋介石打一仗败一仗,就是消灭不了徐海东。蒋介石很气恼,愤愤不平地骂道:徐海东就跟他的名字“臭豆腐”一样,粘了就甩不了。抗美援朝时,有一次,美军39辆重型坦克一下子冲到我39军阵地,结果全军覆没,一辆都没回去。美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败绩,经过一翻调查,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徐海东旧部39军,在调查报告上还特意加了一个括弧,里面写着“臭豆腐部队”。
1940年1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在作反扫荡报告时,突然口吐鲜血,昏倒桌旁。当时,每天都要行军打仗。他的病床是一副特制的大担架,担架上搭着一个篷,活像一间小房子。从此,他便开始了乘担架指挥作战的军旅生涯。令人称奇的是,他闻战则喜,自言:作战为治病之良药。不战,则病发,精神恍惚;战,则病愈,精神焕发。每次大战之后,他倒头即睡,雷打不动,短者一天一夜,长者两至三日。睡着以后,部下们都是忧喜参半:既忧其醒,又忧其不醒。醒了之后,大家喜形于色,奔走相告。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海东对夫人周东屏说:“我这个老病号,终于把小日本给熬垮了!“
1947年9月,徐海东的担架部队到达山东半岛。中央决定将他和部分家属撤往苏军控制下的大连。9月18日,徐海东告别生死与共的战友,从威海乘船前往大连,被安置在文化街75号住宅养病。为保密起见,徐海东使用化名叫余立仁。苏联军医给他做了X光透视,发现他的肺部大部分功能都已失效,当听到徐海东多年来靠中草药维持生命,都对他的生命力钦佩不已。韩荣萱今年84岁,曾给徐海东当了三年秘书,他回忆说:徐大将常常对我们说,他是一个粗人,因为他不怎么识字。但徐大将的记忆力很好,一般文件,我们给他读上两遍,他几乎就能够背诵下来了。
1951年5月,周恩来专程到大连看望徐海东。他看见徐海东的卧室里挂着洗过的新四军旧军装,就对其夫人周东屏说:“这衬衣、裤子、袜子,都是补丁摞补丁啦!不能把我们的猛将军打扮成叫花子嘛。”徐海东却说:“我喜欢穿它们。我们刚刚建国,资金短缺,把剩余的钱给那些死难烈士的家属用吧。”后来,实行军衔制,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其名字排在粟裕之后,位列第二,十分显赫。徐海东得知后,非常不安。恰巧,周恩来又来大连,并前来看望他。徐海东恳切地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做的工作太少,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恩来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海东同志,毛主席说了,你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啊!授予你大将军衔,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我看不高也不低,恰当!”
徐海东身居高位,但从不恃功自傲。他在大连期间,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大连文史专家孙玉写道:“徐海东大将平易近人,生活俭朴。为节约用水,大将吩咐工作人员不要将他的洗澡水放掉,而是用来冲厕所。大将对工作人员说,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我们应该带头节约,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抓起。疗养院的老同志都记得,战功赫赫的大将不择衣食。平常他舍不得吃鱼、肉,只是到了周末才改善一次伙食。他吃剩的饭菜从来不许倒掉,而是让厨师妥善保管,下顿热热再吃。他说,每顿饭为国家节约一分钱,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数字啊!”
1956年9月,徐海东离开大连,迁往北京,住在观音寺一号。但是,他与大连的友谊仍在继续。一次,徐海东咯血不止,中央派出军用飞机,将大连著名中医李寿山请去会诊。由于支气管扩张,诱发大咯血,北京专家组采用石灰散、咳血方等凉血止血的方子,效果不佳。诊断时,李寿山发现徐海东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而且烦躁汗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语声低微,喉有痰鸣,咳中带血,其色浅红或暗红有块,每次约100~200ml。李寿山认为,他患的是阳虚夹寒不能摄血之症。于是,他对症开方,并亲自煎药。徐海东连服6剂,咯血症状止住了。随后,李寿山给他开了一些补养的方子,以增强体质。1962年2月,徐海东再度病危,高烧不退。徐海东点名叫李寿山去北京。李寿山在北京住了两个月,诊脉煎药,使徐海东转危为安。
1969年10月21日,根据林彪签发的“中央军委一号命令”,徐海东带着氧气瓶上了去郑州的火车。1970年3月25日病逝。后来,周东屏来到大连,专门约见李寿山,说:“将军临终的时候,还在想着大连,嘱咐我有时间一定要去大连走走,见见李大夫。唉,如果当时能找到你,也许将军就不会死了……”
徐海东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尤其擅长游击战。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