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6月1日,美国第15任总统詹姆斯·布坎南去世。布坎南出任总统时,正值美国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关头。
1791年4月23日,詹姆斯·布坎南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默塞尔斯堡附近的科文盖普。他的父亲为人诚恳,处事公正,宽容大度,口碑极佳,在当地社交界小有名气。母亲伊丽莎白是一个传统类型的家庭主妇,懂诗文,明大义,她的虔诚和勤勉给子女们以极大的影响。
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英国人的掠杀暴行激起布坎南强烈的义愤,他在兰开斯特的群众集会上控诉了英国人的罪行,他那声情并茂的演说深深地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在保卫巴尔的摩等战役中表现十分英勇。怀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与向往,1814年布坎南竞选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成功。短短三年时间内,年轻的布坎南完成了由律师到军人再到议员的转变。此后,布坎南踏上了漫长的仕途之路,成为宾夕法尼亚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1820年,布坎南参加了国会众议员选举,一举成功。他在宦海沉浮中逐渐摆脱了失恋的阴影,全身心地为公众服务,直到入主白宫。他成为美国唯一的一位未婚总统。他置身于变幻莫测的政坛风云中,痴心不改,急流勇进,与政治结为终身伴侣。
布坎南并不甘心仅仅当一名国会议员,入主白宫是他的奋斗目标。他经历了三次争取总统候选人提名失败的打击,但他毫不气馁,屡败屡战,逐步地向权力顶峰靠近。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布坎南先后放弃了出任联邦总检察长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机会。1844年,他首次向这一目标冲击,由于知道自己的实力尚欠缺,所以在失败后并未完全放弃,进入了最终的胜利者詹姆斯·波尔克营垒。布坎南因此被任命为国务卿,对此他心满意足,认为自己已拿到了入主白宫的快车票 。
为了推行扩张政策,波尔克总统控制了制定外交政策的权力,布坎南只能处理具体的外交事务。此时,得克萨斯的合并问题处于最后的关头,美墨关系十分紧张。在美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布坎南出面完成了合并工作。在购买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的问题上,布坎南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谋求用和谈和购买的方式调整双方的边界。和谈失败后,美国发动了美墨战争。战争结束后,双方重开谈判。1848年2月,美国与墨西哥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哥条约》,获得了包括今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等地在内的一百多万平方英里土地。
美英在俄勒冈问题上争吵不休,布坎南仍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但波尔克总统则持极其强硬的立场,试图用武力获取该地区。最后,波尔克作了让步,同意把俄勒冈北半部让给英国,以维护英国人在当地的巨大利益。布坎南领导了这次和谈,并获得成功,美国最终完成了西部边界推向太平洋的过程。
布坎南任国务卿期间,在外交工作中颇有见解,政绩显著。但由于波尔克总统坚持直接插手外交事务,其一些主张也与布坎南相左,因而使布坎南的外交才干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1848年,布坎南再次向白宫发起冲击,失败后卸职退隐,在家乡的农场中静观时局,蓄势待发。
在1852年,布坎南第三次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由于几位竞争者势均力敌,结果谁也没有看好的富兰克林·皮尔斯脱颖而出,获得了提名,布坎南以微小的差额失败。皮尔斯上任后,任命布坎南出任驻英公使。在此期间,布坎南做得最有成效的事情是改善了与英国的关系。在扩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他还卷入了一场风波 参与草拟了《奥斯坦德宣言》,谋求购买古巴,如果不能得逞就诉诸武力。这虽然并不是一个有法律效力的公文,却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人们对它褒贬不一,见仁见智。虽然皮尔斯总统迫于压力未予签署,但这个宣言却在美国南方引起一片欢呼声。
1856年春,布坎南再次参加大选,此次他志在必得。出使国外使他在国内政坛比较超脱,参与起草《奥斯坦德宣言》又赢得了南方的青睐,因此他获得了民主党的提名。
1857年,俄亥俄保险公司的倒闭引发了全国性的经济恐慌,布坎南政府的威望日益下降。
1861年3月4日,布坎南参加了
林肯总统的就职宣誓,他非常坦诚地告诉朋友们:联邦的航船已经驶入了它的末路。就在此后不久,内战的炮声在萨姆特要塞隆隆打响了。
布坎南患有比较严重的关节风湿病,加上年迈体弱,郁郁寡欢,晚年病情不断加剧,于1868年6月1日去世,死前仍对世人对自己的不公道愤愤不平。他死后葬于家乡的伍德沃德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