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逝世
浅草
2016-03-29
亚历山大·蒲柏
蒲柏出生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商人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因此他被剥夺进入高等学校进行教育的机会,于是他从小跟从家教学习或者在家中自学,他自学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并尝试翻译这些作品。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
蒲柏从12岁即开始发表诗作,17岁时,经戏剧家威彻利(William Wycherley,1640-1716)的引荐,结识了当时伦敦的一些著名的文人学士其中包括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约翰·德莱顿,并在斯威夫特的鼓励下以十三年功夫翻译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Iliad,译成于1720年)与《奥德赛》(Odyssey,译成于1726年)。21岁时,蒲柏发表《田园诗集》(Pastorals,1709),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先后发表阐述自己文学观点的诗《批评论》(An Essay on Criticism,1711)和叙事诗《温莎林》(Windsor Forest,1713)等。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
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批评论》是一首744行的长诗,前200行指出批评的重要性,201行到559行谈批评的实例与原因,560行到744行析出批评的正确原则及回顾欧洲批评史。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落(Nicolas Boileau-Despréaux,1636-1711)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蒲柏把此事描写得和《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一样壮观,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Rapeofthe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Heroi-ComicalPoem)。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蒲柏的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Dunciad,1742)、哲理诗《道德论》(MoralEssays,1731-1735)、《人论》(AnEssayon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toDr.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1725年,他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用当时的标准衡量,作了不少改动,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他又写了《群愚史诗》,把批评他的人描写成“沉闷女神”的宠儿。30年代他计划写一部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论:《人论》(1734年)。1735年,他写作了《致阿巴思诺医生书》,讽刺了身居高位,逍遥法外的道德败坏者。
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夜之中。
上帝说:生个牛顿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牛津语录词典中收录了212条蒲柏的作品精辟语录。如“只有少量知识是危险的”,“人皆有错,难能宽恕”,“正确的学习造就男子汉”等。
1719年起,蒲柏在泰晤士河畔的特威克纳姆别墅定居,经常招待朋友,以文会友,并写了一些关于建筑和园林设计的文章。特威克纳姆别墅19世纪对蒲柏的评价不佳,认为他的用词过于造作,韵律过于死板,他的讽刺有点不太人道。但到了20世纪,他的声望又开始提高,有的诗作如《夺发记》和一些讽刺诗被称为讽刺诗的最高境界,但有些诗如《人论》普遍认为并无多少独创的思想,他的《伊利亚特》译本和《群愚史诗》一直受到争议。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欧洲大陆关注的英国诗人,他的著作被翻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
他是启蒙运动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可分为田园诗,讽刺诗和哲理诗及翻译作品四大类。 在英语诗歌史上,双韵体诗由乔叟最先启用,后经斯宾塞,马洛等人发展,再由约翰·德莱顿弘扬,最后经蒲柏完善扩充,形式更为整齐优美,节奏更跌宕变化。这种“英雄双韵体”,在诗歌艺术中达到了神韵独步千古的境界,成为英国诗歌史上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