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
1998年4月9日,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逝世。
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丹阳市人,原名吕湘,字叔湘,中年以后以字行。先后入私塾、丹阳白云街高级小学、常州省立第五中学。1922(18岁)至1926年在国立东南大学主修西洋文学,其间曾借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多校任中学教员,主要教授英语。1927年与程玉振结婚。1935年7月考取江苏省久任教室公费留学并于1936年2月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成都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42)。抗战胜利后全家随金陵大学迁回南京(1946),1948底离开金陵大学到开明书店。1950年2月,吕叔湘应聘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78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第三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5月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吕叔湘先生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强调广搜事例,归纳条理,反对摭拾新奇,游谈无根。吕叔湘先生一生的论著,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单篇短文,都是他所倡导的既务实又创新精神的良好体现。吕叔湘先生历来重视语言实际的研究,总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努力探索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注重对中国语言学传统的继承,而且积极借鉴和研究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重视语言的古今比较和中外对比,在更广阔的视野里不断揭示汉语的规律。
吕叔湘先生重视语文教学,积极普及语文知识。1951年与
朱德熙合作撰写的《语法修辞讲话》在《人民日报》上连载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吕叔湘先生十分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他所提出的有关语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1954年,吕叔湘先生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作为五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吕先生还对法律以及党内文献的文字内容提出若干重要建议。
他的学生王菊泉先生曾总结道:吕叔湘先生作为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对我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积极倡导比较方法论;二、努力实践比较方法论;三、在理论和方法上有独特建树;四、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