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2日,我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李慎之逝世。李慎之(1923—2003),无锡人,资深新闻人,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李慎之,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41年至1945年,先后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经济系、圣约翰大学经济系(1950年8月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即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和成都燕京大学,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毕业后担任过中学教师和杂志社编辑。
1946年至1949年,在重庆新华日报国际版任资料员,后到延安新华通讯社任编辑,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
1954年至1957年上半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
周恩来的外交秘书,随同周恩来总理参加过多次外交活动,包括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在新华社期间,写过大量国际新闻评论,参与许多外交和政治文件的起草。
1957年,因“大民主”的有关言论被毛泽东点名,定为极右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开除党籍、下放劳动等不公正待遇,“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于1973年回京任新华社参编部翻译、校对。1979年“右派”问题被改正,恢复党籍。1978年底至1980年初,参加了中共中央成立的国际问题写作小组工作。其间,陪同
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担任代表团顾问。
1980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5年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1990年免去社科院副院长和党组成员职务。1995年离职休养。晚年,主要研究自由主义,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被中国的自由主义者誉为中国世纪之交思想领域的领军人物。2003年4月22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老年性肺炎不治逝世。
总而言之,贯穿慎之一生的,是对其理想的追求,他早年加入共产党,可作如是观;壮岁提倡政治改革罹祸,可作如是观;暮年提倡讲真话,以及对朋友说“我
李慎之如果能再活一次,年轻时还会入这个党”,也可作如是观。
他生前的一个遗愿是编一套中学公民课本,十二册,备六年十二个学期用。他说:“如果一个人还能有下一辈子,那么我的最高愿望是当一辈子公民教员,因为我知道在我们这个国家,要养成十来亿人民的公民意识,即使现在马上着手,也至少得一百年或五十年才能赶上先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