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0日,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事件描述
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的64KInternet信道开通了,标志着中国正式全功能联入了国际互联网。
事件经过
198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措恩(Wemer Zom)教授与早年留学西德的王运丰教授以及时任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澄炯建立起不错的私人关系,在1985年底,措恩凭借私人关系,说服联邦德国巴登-弗腾堡州(Baden-Wuerttemberg)的州长罗塔·施贝特(Lothar Spaeth)特批了一项专款作为此项目的经费,对中德计算机网络合作的项目提供赞助,其中包括一台至关重要的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1987年7月,他又从德国带来可兼容的系统软件,使中国的计算机具备了与国际网络互联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1987年9月14日晚,在当时承担电子邮件中转任务的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里,十几位中德两国项目组成员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试发中国发往德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黑色的屏幕,绿色的字体,措恩仔细地往计算机里敲着邮件地址以及内容--“AcrosstheGreat Wall we can.reach every com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天,中国人完成了对于互联网的一次意义深远的触碰。
然而,由于一个数据交换协议的小漏洞,那封邮件并未发出去。
6天后,项目组再次试发邮件。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发送键再次按下,与上次相比,这次大家都很紧张。过了一会儿,计算机屏幕出现“发送完成”字样。这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直接和欧美各国及太平洋地区的几乎所有大学和研究中心通讯和交换信息了,互联网时代悄然叩响了中国的大门。
1989年,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中国高新技术的一些项目建设,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中科院、清华、北大和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组成一个高速网络(NCFC工程)。从1989年开始立项,到1990年4月工程启动,再到1992年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家局域网基本完成,直到1993年12月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采用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将三个院校网互连。
NCFG项目顺利完成了,但这个项目却遭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这个网能有多少用户?现在来看,正因为这个质疑声的出现,而促使中国加快了接入Intentet的步伐。
实际上,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钱华林也认为,NCFC还需要联结起更多的机构,而不仅仅是国内的学术机构。眼看苦心搭建的网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科院专家们陷入了另一个局面--需要拟定出新的方案,让NCFC联到美国去。
“必须联到国际上去”,这点在钱华林看来毋庸置疑,不过联出去不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联人国际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一个互联网外交的过程,专家们凭借外交家的手腕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多年来一直为加入国际互联网而努力争取着。
1990年开始,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几次找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简称NSF)商谈,却困难重重。胡启恒的目的只有一个:谋求中国接人Internet骨干网,而NSF正是Internet核心骨干网的控制人。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钱华林约见了NSF国际联网部门负责人,正式讨论中国联人世界互联网的问题。“中国进入互联网,不是为了偷美国的技术,而是为了科学研究。”钱华林说,“平等共享。这也正是Internet的意义所在。”
中国专家的执着打动了多国科学家,很多人都给予了超越国界的帮助。当时NSF负责互联网国际合作的斯蒂芬·沃夫曾回忆说:“(当时),我们静静地打开闸门,等待中国接入互联网。” 1994年年初,正值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召开之际,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胡启恒代表中方向NSF再次重申联入Internet的要求,并最终得到了认可,中国正式从互联网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1994年4月20日,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一条64K国际专线,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工程完成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IP 连接。至此,中国打开了通向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