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外国语学校
4月18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江苏名校常州外国语学校(简称常外)自去年搬入新校址,大批学生疑因邻近“毒地(受化工污染的地皮)”修复工程的化学废料扩散污染引发不适,学校一度于今年1月起停课,但家长控诉仍未获正视。内地传媒最新披露,校内多达493名学生“出事”,个别罹患淋巴癌、血癌,而毒地验出致癌物、有害物竟最高超标逾9万倍。
香港《东方日报》4月18日报道称,据内地媒体披露,常外去年9月迁入新址至今,493名学生分别出现皮肤炎、湿疹、支气管炎、白血球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学生更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俗称血癌)等危疾。
报道指出,学校100米内为三间化工农药厂原址的毒地,但当局为将毒地地皮改作商业用途,早前进行毒地修复工程。不过,内地虽规定毒地与学校距离至少有300米,附近亦不应有居住区。但常外选址却明显违规,只隔不足100米。家长多番维权,均要求追究官方责任。
据环境影响报告显示,毒地地皮的三厂原址,地下水出现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最严重样本中,氯苯超标逾9.4万倍,土壤氯苯亦超标7.8万倍,汞、铅、镉等重金属亦严重超标。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回应时,坚称2012年的环评报告显示新校址地皮土壤达标,适合建校。内地媒体报道引述北京大学教授刘阳生“打脸”,直斥官方环评报告只检查了地下水的酸硷值、铬及镍含量,全无检验农药剧毒化学物质含量,亦无建议新校舍应于毒地修复完毕后才建造。
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环评报告2012年3月才获批复,但新校早于七个月前已奠基施工,修复工程前年曾因家长反对而停工,但最终政府仍坚持强推。由于施工时所用的地下水水源受严重污染,导致学校课室、宿舍、图书馆等多处,出现丙硐、苯、甲苯、二氯甲烷等有毒化学品含量超标。学生去年9月入学时,毒地土壤仍在开挖修复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扬尘向外扩散,学生避无可避。
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学校未批先建
常隆化工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但它的另一面却并不光鲜。2015年,江苏省靖江市一养猪场被曝“地下藏毒万吨”,其中就有常隆化工出来的化工垃圾;2014年12月,常隆化工旗下的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因倾倒废酸污染河水,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罚1.6亿多元的罚款。那么,一所学校为什么非要选址在污染企业地块旁边呢?
按照教育部门的解释,之所以要选择现在的校址,是因为学校原来的整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要另建校区。他们表示,已做过相应的环评。“这个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就是因为选址的评估报告中,它也是符合规范的,是符合学校用地的。”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说。
然而,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地官员认为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其实存在严重瑕疵。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就指出,这份环评报告中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却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
更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确认符合建校规范的环评报告最后还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报告还建议,为避免“所在区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实际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
这份环评报告还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外国语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对此专家指出,这份报告仅仅只是提到了“必须注意”,但却没有明确提出,学校搬迁应该是在污染场地修复完成以后,这是环评的重要缺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建校依据的这份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2011年8月21日,也就是说,学校开始施工的时间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2015年9月大批学生入校,但此时北边的污染土壤还正在开挖修复中。
学校检出多项特征污染物,如埋下一颗生态炸弹
由于很多学生出现了身体异常,家长们委托检测公司对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
在对空气的检测结果显示,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也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二氯甲烷等污染物质,专家认为,这也与邻近的常隆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项目厂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常隆地块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实际距离还不到100米。
从2016年1月起,学校旁边的常隆地块原定的修复方案由土壤开挖变成了用粘土覆盖,原定的商业广场用途也被改成了生态休闲公园。对于这样的土壤修复,有专家认为,污染物质并没有消除,它在地底下早晚还是一颗生态炸弹。
多链条全线失守引担忧,置师生健康于危险之中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州因为在倾倒了大量有毒废弃物的拉夫运河上建造住宅和学校,导致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等病症频频发生,这就是举世瞩目的拉夫运河事件,拉夫运河事件唤醒了全世界对化学废弃物的认识。
在环境敏感区建设学校,本应慎之又慎。然而,这起事件中,选址、建校、环保监测……多链条全线失守让人担忧,更是让这所学校师生的健康长期笼罩在巨大的危险之中。
记者在采访中都能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相关的政府部门发现不了?学校该不该搬,到底污染危害有多大?相关部门还在检测和研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