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宗图帖睦尔
1304年2月16日,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图帖睦尔出生。
人物简介
图帖睦尔全名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札牙笃可汗”,是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4月3日;后复位,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4年,他是元武宗的次子。
英宗时,图帖睦尔曾被流放至海南琼州,泰定帝即位后召还京,晋封怀王,出居建康,江陵等地。
天历之变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死,图帖睦尔被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在大都(今北京)拥立为天子,并打败天顺帝朝廷,天下安定。
泰定帝死后,留守大都的签枢密院事燕帖木儿谋立武宗长子周王和世赉为帝,后以路远改立图帖睦尔,即文宗,改元天历。是年(公元1328年)九月,上都的贵族拥立泰定帝幼子为帝,建号天顺,并起兵攻入居庸关。文宗派燕帖木儿出战,大败对手,使明宗在漠北即位。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八月,文宗和燕帖木儿在宴会上毒死明宗,文宗遂复位。
文宗在位期间,两次派兵征讨四川、云南的蒙古贵族叛乱。
燕帖木儿以拥立之功,擅权揽政,荒淫无度,成为文宗时的肘腋之患。
公元1332年八月,文宗病死,死前自悔谋害兄长之事,吐露真情,遗诏立明宗之子以自赎。死后葬起辇谷、封谥曰文宗圣明元孝皇帝。
元文宗死于1332年9月,终年29岁,庙号文宗,谥号圣明元孝皇帝,尊号(汗号)札牙笃汗。
主要功绩
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颇有意于兴文治。元代官修政书。又名《皇朝经世大典》。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由奎章阁学士院负责编纂﹐赵世延任总裁﹐虞集任副总裁﹐次年五月修成。全书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附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据《元文类》所收《经世大典序录》记载﹐全书分为十篇:君事四篇﹐即帝号﹑帝训﹑帝制﹑帝系﹐别置蒙古局负责修纂﹔臣事六篇﹐即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各典复分若干目。
该书体例﹐参考了唐﹑宋会要﹐而有所创新。如工典篇分为宫苑﹑官府﹑仓库﹑城郭﹑桥梁﹑河渠﹑郊庙﹑僧寺﹑道宫﹑庐帐﹑兵器﹑卤簿﹑玉工﹑金工﹑木工﹑抟埴之工﹑石工﹑丝枲之工﹑皮工﹑毡罽﹑画塑﹑诸匠二十二目﹐多为唐﹑宋会要所无。各篇﹑目正文之前﹐均有叙文说明其内容梗概﹐或变革之因﹐或设立宗旨﹐便于读者了解﹔这种编纂方法亦较唐﹑宋会要为胜。其所依据﹐多为中朝及外路各官府文件﹐但将蒙古语直译体改为汉文文言﹐并删去了公文中的吏牍繁词。
在文化方面,文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重视文治,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为研究元朝的历史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极端,一是帝师的规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属依权恃势,为非作歹,三是滥做佛事,耗资巨大,四是佛教徒干预朝政,五是创立广教总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全国共设置16所,“秩正三品”。僧尼可免一切差徭,而其它宗教则奉行祖制。当时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势力被削弱,而钦察官僚集团则权势大增,燕铁木儿擅权恣纵,政事一决于他,导致贵族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的矛盾。
图帖睦尔流放海南
忽必烈当政34年之后,因太子真金去世,于是传位给孙子铁穆耳,即元成宗。但是在位13年的元成宗后继乏人,只能从皇室近支中物色继承人,其中成宗的二哥答剌麻八剌的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呼声最高,而且还得到右丞相哈剌哈孙的支持。但是掌握朝政大权的皇后卜鲁罕却不同意,因为海山兄弟对自己并不热情,以后继承大统之后是否能够听命于己还是两说,便外派海山镇守漠北,爱育黎拔力八达则被贬往怀州(今河南沁阳)。但是,海山最终在右丞相哈剌哈
孙和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支持下登上皇位继承大统,即元武宗。由于即位得到弟弟的鼎力支持,所以武宗立下了“兄终弟及”、“叔侄相承”的盟约。四年之后,武宗病死,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元仁宗。但是元仁宗却并不想将帝位传给武宗长子和世,于是封其为周王,使出镇云南,改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和世因为窝火,走到半路便聚众造反,结果被镇压,只好逃往漠北阿尔泰山一带。19岁的硕德八剌继承皇位,是为元英宗。
英宗即位后,朝廷内部两大政治势力的矛盾再次明朗化:一方是“威临三朝”的太皇太后答己和“布置爪牙,威震朝野”的中书省右丞相铁木迭儿,他们代表蒙古和色目等守旧贵族的既得利益群体;另一方则是“年少气盛”的英宗和主张“以儒道治天下”的中书省左丞相拜住,他们力主改革现状,推行“汉法”。得到太皇太后支持的铁木迭儿“怀私固宠,构衅骨肉,诸王大臣,莫不自危”,人们将其比作
忽必烈时代的阿合马,《元史》将铁木迭儿列入奸臣之列,《元史纪事本末》也单辟一卷为《铁木迭儿之奸》。至治元年(1321年)五月,铁木迭儿唆使中政使咬住联合钦察台奏称两浙盐运同知脱欢察儿等人交通亲王,即将图谋不轨,并说图帖睦尔与此事有染。英宗本来就是父亲违背誓言立为太子的,对“图谋不轨”的事情是大为敏感的,因此将图帖睦尔流放到琼州(今海南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