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米勒
1891年12月26日,美国作家亨利·米勒出生。
亨利·米勒1891年12月26日出生于纽约一个德裔裁缝的家庭。亨利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为了逃避德国的兵役而来到纽约的。亨利·米勒出生后不久,全家从曼哈顿搬到东河对岸的布鲁克林,居住在工厂和小商小贩中间。成长中的亨利·米勒所处的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并不优越,他也没有受过很高的正规教育,1909年他进入纽约市立学院学习,两个月后即放弃学业。
1934年在巴黎出版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接着又出版了《空调噩梦》。
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
艾略特认为《北回归线》的深刻洞察力远远胜过劳伦斯,艾兹拉·庞德显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与意识流小说大师
乔伊斯和伍尔芙相提并论。
人物评价
艾略特的一些朋友们,包括英国著名诗人、学者、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和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代表人物艾兹拉·庞德,也都很赞赏亨利·米勒。里德声称,正是因为亨利·米勒违背了人们在审美、道德、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传统期待,所以他才有可能做出“对我们时代的文学最有意义的贡献之一”。里德承认,亨利·米勒也许是“文学史上最淫秽的作家”,但是他把这看做是对亨利·米勒的绝对诚实的一种称赞,认为这是他的活力的关键性标志。里德认为:“使米勒在现代作家中鹤立鸡群的,是他毫不含糊地把审美功用和预言功用结合在一起的力。”
英国诗人、小说家
劳伦斯·达雷尔曾经说过:“今日之美国文学以他(
米勒)所做之事的意义而开始,也以此而告终结。”美国当代较为知名的诗人、评论家卡尔·夏皮罗把亨利·米勒称为“现在活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血统作家诺曼·梅勒在70年代中期热情为亨利·米勒编纂文集,并称《北回归线》为20世纪一二十本最重要的美国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