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
1910年1月27日,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萧乾出生。北京八旗蒙古人。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1910年,萧乾作为遗腹子,出生于北京贫民区一蒙古族家庭,母亲为佣工,一月才准回家一次。
13岁他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
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经过再三考虑,萧乾去了英国,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
1949年初,萧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香港报人的工作收入不菲,母校英国剑桥中文系以教席邀聘,燕京同学、《人民日报》副总编杨刚则劝他回国服务。剑桥何伦(GustarHaloun)教授专程赴港接驾,不但负担全家旅费,而且应允终身职位。但萧乾回到了中国,萧乾说:“我像只恋家的鸽子,奔回自己的出生地。”
1956年,萧乾担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1957年,萧乾先被错误划成“右派”后又被错误划为“洋奴”。
1958年起,萧乾与夫人先后被赶下乡参加劳动。
1966年6月,萧乾进入西郊文化部集训班。
1979年,萧乾得到平反。
1989年,萧乾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长,也是全国政协七、八届常委,九届委员,晚年与妻子文洁若合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
1999年2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