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78年 > 1月16日 > 著名农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汪厥明逝世

著名农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汪厥明逝世

浅草 2015-12-04
\

汪厥明
  1978年1月16日,著名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中国生物统计学的创始人汪厥明逝世,终年82岁。
  汪厥明(1897—1978),字叔伦,浙江省金华县(现为金华市)人。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中国生物统计学的创始人。
  1914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同年随父汪茂榕(号庚年,1866—1923年,光绪23年举人)去日本求学。他在日本补习日文后,先考入熊本高等学校,继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农学,1918年帝大毕业后,即进研究院,1924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回国,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与当时《北京日报》社社长邵飘萍过从甚密,对他爱国进步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925年继续担任北京农业大学讲师。
  1926年邵飘萍被北洋军阀惨杀遇难,他悲痛异常,曾发表悼念文章。
  1927—1928年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借聘一年,期满后回北平大学农学院任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2年他和陈宰均教授率领毕业班学生赴绥远省(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地)考察农牧事业,历时数月。
  1933年北农聘请棉作专家王善佺教授来校任教时,他主动把农艺系主任让给了王,自己只参加教授会,两人相处极好。
  1935年他应广西省政府邀请,到广西进行农业的实地考察,返校后曾给全校师生作《两广农业目击谈》的主题报告,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深受启发。
  1936年奉派赴欧洲考察,并在英国剑桥大学农学院专攻生物统计学。
  1937年芦沟桥事变,日寇侵占平津,他因家眷在北平,遂经西伯利亚回国。北平敌伪多方劝诱,要留他在北平大学担任伪职,但他却几经转辗,逃出沦陷区,到达陕西武功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报到,任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38年初,他赴广西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39年应广西大学农学院院长王益滔教授之聘,转赴广西柳州沙塘,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并兼任迁至粤北坪石的广东中山大学农学院讲座。冬季他全家终于在柳州团聚,而几十年心血积累的文献资料,几乎全部失落于香港,荡然无存!
  1939年1944年,广西的柳州、桂林,又相继沦陷,他全家大小,由他的学生陈士毅、张仲葛帮忙避居于荔浦县的瑶山,生活极其艰苦,住的是茅棚竹舍,吃的是蕨根野菜,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汪教授也只得白天上山打柴,寻找和挖掘野菜充饥。同时全靠两位学生设法把他在陕西和柳州搜集的大批资料送进山里,得以继续坚持进行生物统计学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他完成了题为《动差、新动差、乘积动差及其相互关系》的巨著原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赴昆明任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讲生物统计学。
  1946年,他出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59年4月被选为第三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3年,他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3年7月退休后,仍致力于生物统计学的研究,并撰写了多篇 有价值的论著。
  20世纪20年代,汪厥明在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期间,即主讲麦作学、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及田间试验技术等课程,是国内最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授之一。国内有南丁(水稻专家丁颖)北汪(小麦专家汪厥明)的赞誉,为国内南北两大农业科学巨匠。他对生物统计学有独特的研究和见地。当英国的生物统计学权威费歇教授的变量分析法(后称方差分析)在欧美初露头角时,中国农学界,首先是汪厥明便在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开始讲授。他开中国试验研究应用统计和放射率测定之质疑的先河,其论著均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对后来原子能和平利用科学的发展影响颇大,受到国际赞誉。
  汪厥明是中国第一个生物统计学研究室的创建者。1946年,为祝贺他在生物统计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著名人士丁颖、胡子昂、王益滔、董时进、刘运筹、彭家元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以汪厥明名字命名的中国唯一的一个生物统计学的研究机构──台湾大学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后来,台湾大学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正式将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更名为厥明生物统计研究所,并任命他为首任所长。该机构的建立,为培养高级生物统计学人才,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厥明对学生很有感染力,博得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他一生敝屣功名,唯学是务。人们从他那里受到的教育,既以其才能为深刻影响,更以其人格魅力与高尚品德为学习楷模。
  汪厥明,农学家、作物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海峡两岸学者公认的我国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创始人。他最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并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我国唯一的一所生物统计科学的研究机构——台湾大学厥明生物统计研究室。他所倡导的圃场试验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试验研究,收效至宏。

日期选择